汲取文化营养 修身慎行自重

发布时间:2017-04-25浏览次数:87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 微信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指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现实中,那些严以律己、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其中也正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兴趣点,也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对党员干部来说,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学会研究国史、党史的方法,对支撑自己的政治信仰至关重要。概言之,要有文化自信,首先必须有文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不忘初心,首先就要有初心,有继承1840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赤子之心,才能真正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信仰的建构需要三个条件:对真理的坚信、对价值的认同和感情的融入。强调“四个自信”,并不是要求故步自封,而是要对我们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信心,这其中有个追赶的过程,有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自信是一个心理、情感和信仰领域的问题。“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要吸收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源头。文化自信既是相对于文化不自信而言的,更是相对于文化“不真信”而言的。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信仰、言行,就是对文化“真信”的最好诠释。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对党员干部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自信,更要有政治自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信,集中体现在“四个自信”之中。这就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把“四个自信”、党性原则内化为坚定意志,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突出强调了党性修养和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对纪检干部队伍的要求。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突出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出台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纪检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的使命、工作方式方法和目标,解决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纪检干部队伍、怎样建设和监督纪检干部队伍的问题。其中的关键仍然是作为“打铁者”的纪检干部如何通过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党性修养,解决自身如何“硬起来”的问题。

  据史书记载,明朝的左英纶官声极佳,几次调迁,百姓均用万民伞相送。他为官能美名远扬、青史留名,全靠“五硬”,即“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就是说,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敢于直言,做史官秉笔直书,拒绝贿赂赃款态度坚决,别人进谗言时绝不轻信。这“五硬”都很重要,尤以拒贿赂赃钱的“心硬”为最。这些就是我们应该珍惜和吸收的“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

  今日而论,我们党肩负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我们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切实做到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思想过硬、对党忠诚,就要真有刻骨铭心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作风过硬、个人干净,就要汲取文化营养,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能力过硬、敢于担当,就要把忠诚落实到敢于担当上,以担当诠释忠诚。忽视任何一项,就有可能全面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