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淡化排名背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

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135

  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南京大学日前宣布,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提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中国人民大学也在专家座谈会中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学排行榜公司提供数据。2021年,兰州大学主动退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国际高校排行榜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淡化国际排名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如何扎根中国大地走出办学新路?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首席专家吴付来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

 当前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价标准不一,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无法通过排行榜简单衡量

记者:请问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排行榜主要有哪几个?能否客观反映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

  吴付来:目前全球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发布过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因此各大排行榜也并非全球通行。

  当前在学界较有影响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简称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News &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简称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中,泰晤士、QS、U.S.News等需要高校报名并提供数据。其实高校的某些数据带有一定保密性,比如核物理等前沿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不适合向境外机构公布。

  这些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排名标准不一,事实上无法完整客观地评价一所高校真正的实力。比如QS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占比高达40%;软科排名更注重学校教师的科研情况,如获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等的教师数量;泰晤士排名的参考指标中,研究、论文引用等权重占比均为30%;U.S.News排名的主要评估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高校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大学排行榜大都偏重理工科,对于我国人文社科类高校并不“友好”。不少排行榜把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人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大学对与工科相关的研究领域所做的资源投入、发表在《科学》和《自然》等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的引用率等作为重要指标。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很难像自然科学一样在短时间的实验验证中获得普遍认可,不断生产出大量成果产品。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无法、也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去量化和评估。

  王运来:社会上各种排行榜的确对高校办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往近说,直接影响学生报考、教师招聘、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更长远来看,个别学科会把国际排名的位次作为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据,唯“洋指标”论会损害学科的健康发展,甚至丢失中国特色。

  鉴于国际排名依据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南京大学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过程中,全面梳理以学科亮点工程为主的学科评价体系和预算目标设置体系,系统清理了以论文数量、国际排名为参考的评价标准,尽可能避免国际排名对学校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干扰。

淡化大学国际排名背后,是积极“走出去”的学术交流和不断坚定的学术自信

记者:淡化大学国际排名是否会给国际学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这与“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是否矛盾?

  吴付来:大学国际排名多为商业机构参与的行为,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交流有本质区别。淡化大学国际排名,摒弃的是对“洋指标”的盲目推崇,留下的是平等、客观的国际对话。

  王运来:国际排名与正常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主要与大学或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有关。我们一贯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学术优势向国际合作优势延伸,以构建高层次合作平台为引领,以开展高水平交流合作为纽带,着力搭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合作网络,推动从校园式发展向适应新时代大格局的提升转变。

  吴付来:中国学术正在由理论辩护、理论阐释走向理论引领,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学术交流必不可少。中国人民大学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多边学术活动,充分利用各级别各层次国际论坛、讲坛和会议,建立长期而稳定的高端学术对话机制,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让世界各国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记者:在您看来,淡化国际排名是否体现了我国高校的学术自信?

  吴付来:高校学术自信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校的学术自信和底气来自哪里?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来自放眼世界风景这边独好的优势。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拟正式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蓬勃生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途径,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这个学科上,当然不需要用外国的标准来衡量它是否成为“世界一流”。

  中国学者要构建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充分体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担当和学术造诣。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首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该联盟是由全球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自愿组成的松散型、学术性国际合作机制,力图塑造更为公平的学科评价体系。

  王运来:学术自信不能靠在哪一套指标体系中的排名高低,而要靠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做真学问,做大学问,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淡化国际排名,是对我国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的尊重。中国高校要保持定力,不被国际排名左右,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在“十四五”期间,南京大学将基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全球知识汇聚、全球融合学习、全球战略伙伴合作发展和全球声誉提升等计划,进一步推动开放办学格局从校园式发展向适应新时代全方位教育开放提升转变,不断实现国际合作新突破,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立足中国实际、观照时代,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记者:淡化国际排名后,该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所高校的办学实力?

  吴付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评价,固然要有着眼世界的大视野,但不能因此放弃对中国大学和学科建设评价的自主性追求。

  大学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理论创新,这五方面内容都需要被纳入评价体系中。其中,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职能,应被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

  我们不能一味地照搬某个国家的评价体系,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一种适合中国高校实际的评价体系。中国大学和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须以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梦想和中国经验为中心,秉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把握正确的评价导向与政治方向。

  王运来:评价一所高校的办学实力,需要认真理解和贯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用系统、全面、演进的方式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校情,对照大学群体发展的总体态势与实际情况,回应国家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和要求,注重大学在办学方向、根本任务、精神文化、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近期成效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内涵建设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重视提升度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建立多元多维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真实反映大学与学科内涵式发展质量的评估结果。

记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应该怎么走?

  吴付来:世界各国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这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各具特色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最终落脚点是“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如何有用于中国社会”。

  何为中国特色?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火纷飞中一所地方性“公学”发展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生动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作为在“人文社科领域独树一帜”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要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的同时,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王运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为”方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在适应时代变革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探索与塑造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定位和新内涵。

  第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决心,立足学校办学定位,深化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道路。第二,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第三,要坚持“四个面向”,整合办学资源,着力解决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重大社会实践的基础性、方向性问题,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提升在大学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贡献度。第四,要持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基础学科建设,“优中选优”重点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最后,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持续优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可持续学术生态。